如何将民生工作搞好是一门大学问,它不仅只是民生问题这么简单,归根结底它是一项政治工作,一项攸关政权的工作。因此,这是值得所有政治工作者重视的课题,尤其是在大选前夕,大家务必加倍努力,把选区的民生工作搞好。
民生工作原本是归由地方政府规范和管理。民生工作的优与劣表现将直接反映在地方政府的执法与行政效率上。因此,地方政府与社区民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60年代初期的地方政府选举结果,往往有许多新村,小镇,甚至大城市的席位都被当年的社阵赢得多数,或是全部,社阵取得组织地方议会及市议会的执政权。
鍳于地方议会选举及地方议会是培养在野政党力量的温床,当年的联盟政府对此感到非常害怕,因此,趁机在1965年发生‘马印对抗’的机会,宣传取消地方议会选举制度,一直到今天。
今天的地方议会,即市议会及县议会都是官委的。由于这些地方议会官员都不是民选出来,因此,他们可以不需要理会来自社区民众的投诉或建议,只听命于上级官员的指示。
基于地方议会与社区完全脱节,其官员高高在上,并且利用行政权和执法权来敲诈民众,导致贪污泛滥,滥权横行,民怨升天。
在如此恶劣,缺乏效率的地方议会选区里,身为人民代议士的州议员或国会议员会被拖累,他们被民众埋怨服务表现不好,没有尽力为人民服务。为了要改善这种局面,以及能够继续当选,他们只好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看沟渠,指垃圾,火灾救火,水荒挽水的琐碎事情上,那里还有精神去探讨或辩论国家大事?
其实,这是国阵政府取消地方政府选举的阴谋之一,它不仅不会拨款给在野政党领袖当选的选区去改善民生工作,同时更希望在野政党议员忙碌于选区的事务工作,而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与整理社会课题在国会或州议会中提问,辩论。
如今,政局略有改变,有4个州的执政权是落在在野政党﹣﹣民联的手中。从而民联州政府也直接管辖州内的各个地方政府。在如此有利的局势下,民联应如何搞好辖区的民生工作,并以此作为典范,以让全国人民相信,民联政府会更加能够照顾人民,更加能够改善他们的社区生活呢?
由于州政府的权限有限,许多行政与执法权力都受制于中央政府,故此,说能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准及环境还有许多的阻力,再加上前朝州政府留下的许多爤摊子,必须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要如何在选区里搞好民生工作?笔者以亲身经验作为例子。当然,这只是举例,算不了是什么成绩,请见谅。
敦拉萨镇是吉隆坡直辖区11个国会选区的其中一个。人口以马来人稍占多数,约占54﹪,华人约占38﹪,印裔7﹪,其他族群约1﹪。
这里的居民大约有60多巴仙是住在政府组屋,人民组屋,平民屋里。有些则住在发展商的组屋,公管公寓或住宅区中。至今年中,木屋区已经消失。基本上,它是属于中下层阶级占多数的社区,也算是个标准的混合选区。
(待续)
06/07/2012 |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