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有两个声称为马来民族权益及伊斯兰教义斗争为目标的政党,一个是巫统,另一个则是伊斯兰党(前称回教党)。60多年来,前者的政纲是越来越种族,越来越保守。而后者则是日益趋向民主开明,益发受民众拥护。
巫统从创党至今,除了最初几年处在殖民地时代之外,55年来都处在统治者的地位,养尊处优。久而久之,食民以自肥,导致民怨载道,江山不保,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中。
伊斯兰党则以教义为立党根本,60多年来,在万变中求存,雄霸吉兰丹一隅。数十年在党的斗争过程中,由于时局所迫,或分析有误,导致曾经加入国阵。之后又脱离国阵,继续单打独斗。
1998年烈火莫熄风起云涌,大批的‘回青运动’成员加入公正党并成为该党的领导骨干。由于‘回青运动’同时在伊斯兰党拥有影响力,因此,它为日后成立的‘替代阵线’奠下基础。
1999年,以公正党,伊斯兰党,行动党组成的‘替代阵营’与国阵对垒,其战绩并不理想。大选过后,行动党以伊斯兰党坚持‘伊斯兰刑事法’的立场为借口,脱离替阵,但是,公正党和伊斯兰党仍然合作,继续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2004年安华出狱后并坚持推动在野政党的团结工作。在2008年大选前夕,安华成功说服伊斯兰党和行动党领袖再度合作,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国阵。
3党团结,共赴大选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不仅一举击破国阵三分之二的国席优势,而且还取得5个州的执政权。这种在野政党团结一致力撼国阵的精神及其效应,大大地冲击着各党内部的政治局生态结构。
伊斯兰党经此一役,全党上下士气为之一振,激发迈向执政全国的雄心。该党一方面将总部由鹅唛旧址迁入吉隆坡市中心,同时在接下来的党选中,逐步地清洗与巫统有密切关系的党领袖。
伊斯兰党虽然以宗教司为党的最高领导层,实貭上它只是扮演着智库角色,党的实权仍是由全国党员代表大会票选出来的中央理事会所掌控。由于党领导层是经过党内民主程序而产生,因此,党领袖日常的言行,尤其是其政治倾向,往往成为党员票选的决定性因素。
换句话说,伊斯兰党的政策和路线是由该党的党员所决定,某些违反党员意愿的领袖就会在党选中落马。因此,伊斯兰党中央领导人大部分是开明派人士,可说是该党党员意识形态上的胜利!
话说,前伊斯兰党署理主席纳沙鲁丁被该党党员及领袖要求退党的事,近几天以来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同时也以事实证明,该党绝对不会脚踏两船,一方面与公正党及行动党结盟以取得政治上的利益,另一方面却派人去与巫统勾结,企图从中取得利益。
纳沙鲁丁虽然曾为党的二哥,存有狭隘的种族思想及更保守的原教旨主义意识,曾经多次主张‘巫回会谈’及‘巫回合作’,企图打乱及干扰党的政策和路线,结果在上届党选中被拉下马。但是,他还不知改,这次甚至在麦加与首相纳吉在一起故意亮相,其目的何在?
纳沙鲁丁得不到党员的支持,同时也不能得到党领袖的信任,他早已心知肚明不可能再留在伊斯兰党,但是,他也认为默默然退党后才投奔巫统是件不光彩的事,于是,由巫统去安排如此一出‘光荣入党仪式’,才能颢示纳吉很‘器重’他。
纳吉‘器重’他的原因是因为大选因素使然。如果纳沙鲁丁先被开除而投奔巫统,这只表示他是在走头无路时才投靠巫统,课题被利用的价值不高,他自动退党更不像话,可能更被人骂为青蛙。
无论如何,纳沙鲁丁的出走对伊斯兰党有百益而无一害,如此一来,让人们更加相信该党已经脱离马来种族主义的形象,以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教条,而逐渐走上一条政治上民主,宗教上开放的大道上。
出于历史与宗教因素的束缚,人们不能期望伊党在民联执政之前,就强迫该党表白放弃‘伊斯兰刑事法’的立场,这样不仅干扰了该党大选备战的策略,而且雷同送把利剑给巫统去刺杀该党。
因此,让有智慧的伊党领袖去部署他们的大选策略,以及党内事务。民联三党各就各位迎接大选,如此更能显示出民联三党领袖政治上的成熟与有智慧!
民联一旦赢得政权,实现了两线制,国家的政治生态就会改变,各政党为了生存自然会改变政策和策略,届时,伊党也绝不会抱着‘伊斯兰刑事法’而被人民唾弃!
19/08/2012 |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