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超过2万个
除了中选的国,州议员,部长,副部长,政务次长,议长,副议长,行政议员,上议员,全国各县,市议员,选区协调官,乡村发展官,官委区长,各类型服务中心,投诉局以及上述官员的跑腿。
还有部长,议员的新闻官,政治秘书,新闻秘书,机要秘书,特别助理及领取津的医院巡视协调员,以及无数党办的政,教与宣传机构负责人都可享有可观的津贴金。
再加上巴生,槟城港务局主席和董事等职,游旅局,卫生部,交通部大小官职等等,马华的大大小小官职,超过2万个,各级马华领袖都竞相称心官职,几乎包括所有的中央代表在内。
此外,马华还有华仁控股,星报出版集团,拉曼学院,大厦管理有限公司等董事部职位待分配;统治者的丹斯里,拿督斯里,拿督,局绅,PJK,AMN,AMP等勋衔待封赐,马华的政治资源真的数之不尽,只要得到当权派垂青,便能排排坐,吃果果。
第一次中委会便谈重新入阁
由于许多官职是直接与入阁当部长有关,为了安抚,犒赏与收编朋党及支持者,因此,马华新领导层迫不及待地重新入阁。
2013年12月21日,走马上任总会长的廖仲莱表示, 马华当初是在代表大会上议决不入阁,那重新入阁一事须要带到第一次中委会会议上决定。
在第60届马华全国代表大会上,许多领袖强烈要求马华必须重新入阁,方能为该党在民众中重新站起来。
当然,廖某必然会以党员的意愿为借口,顺水推舟将自己推上部长位子上。
特大赞成入阁
虽说马华“首要任务便是推动改革,确保马华能够以团结一致的步伐重新出发,待等在第14届大选时东山再起”。但是,如果团结是建立在官职的梯级上,这种团结是没意义,没基础的。
2013年12月10日,总共2199名(92.2%)中央代表出席会议。马华特大提案共有四项,其中:提案一,二遭否决;提案三,四获通过。提案内容与票决详情如下:
(一)严厉谴责廖中莱。赞成965票,反对1190票,废票共34张。
(二)撤销2011及2012年马华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不入阁提案,以允许党员受委为部长,副部长或任何内阁官职。赞成1080票,反对1090票,废票共18张。
(三)马华党员应该接受委任为上议员或其他政府职位,例如医院巡查员及官联公司的任何职位。赞成1666票,反对513票,废票共10张。
(四)马华党员应接受州级的官职委任:州行政议员,县市议员,村长或任何党视为州政府官职的职位。赞成1709票,反对472票,废票共7张。
由此可见,广大马华党员仍然视参加马华是当官的门槛,只要在党内争取到较高党职,何愁没官做?
当官能更好为地民众服务?
无可否认,绝大部分的社会问题,包括民生问题都衍生于政府的政策。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源头着手。
57年来,马华及其他华基政党身为政府的一员,拥有数以万计大小官员在官府里。为何大事办不了,小事帮不好,导到民怨如山,败选如山倒?
如果说‘有人在朝好做事’,事实证明,所有的华基政党都被华人所唾弃,难道说华人是忘恩负义的民族吗?
恰恰相反,那些过桥抽板的在朝华基政党议员,他们一朝进入充满钱臭味的官场,口边哼着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老调,心里想得是如何掌握机会发财。
再说,他们在政府里只能做巫统的应声虫,哈叭狗才能得到一点犒赏。因此,他们这种货色的表现,在505大选中输得如此难看!
既然参加马华是为了谋官寻财,团结也只为了谋求更多的官职。试问,把团结基础建立在官职上的马华,e时代的人民,还会把前途寄托在他们身上吗?
25/12/2013
|
听网红直播谈政治,得个寂寞
5 个月前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