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改革与示威的关系


纳吉昨天对年轻人说,真正的改革,无须走上街头示威,因为示威,不符合民主精神。 同时,评估政府的表现是要以全方位的角度去进行,而不是根据政治情操来评估。哗,他比马哈迪那些似是而非的伟论还要精彩!

什么是改革?改革与示威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有时也会扯上一定的关系。那么,政治情操是什么,为什么政府的表现不能以政治情操角度去看待,去评估?难道,贪污,浪费,滥权,残暴,种族主义,金钱政治等劣行必须全都要排除在外,而只需根据政府的报告,相信报告中的数据与内容来评估政府的表现?

由于某些政策或行政措施出现错误或不能与时并进,政府主动地进行调整,改善,改进,这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加符合人民的要求和适应时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反之,当权者知错不改,或者明知故犯,那么,人民就会站出来告诉政府必须要进行改革。如果当局拒绝改革,人民就有权力走上街头。此时,改革与示威便会发生关系。

示威,它是民主社会一种常见的集体行为,它是民众宣泄情绪的一种形式。示威,不一定是反政府的,也常有支持政府的示威,民间团体之间的冲突也会引发示威事件。因此,当权者若是妥善的疏导或听取民意,示威,反而是一股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个民主的政府,它视民众示威是一种社会的安全活塞,民众对政府或社会的不满便会通过这个活塞发泄,政府从中获得民意后进而检讨和改善。

一个独裁或专制的政府,它往往视民众的示威如同洪水猛兽,同时千方百计立法禁止民众示威,刻意将这个社会安全活塞封闭。这种社会的民愤民怨就像一座威力强大活火山, 不爆则己,一旦爆发,它便会使到当权者的山河变色。

故此,昨天纳吉的谈话,特意将改革与示威的关系切断,同时将街头示威形容为‘疯狂示威’,更将示威丑化为‘猴子尝到峇拉煎’﹣﹣乱跑乱跳。可见,他多么仇视与害怕人民的示威活动。

再说, 要如何评估政府的表现?由于每个人或团体所处在的社会地位与政治立场不同,所以便有不同的评估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一是亲政府;二是反政府;三是所谓的骑墙派。

在马来西亚,持着第一与第二种立场的人约各占一半,即是30﹪对30﹪,第三种立场者则有40﹪,它是第一与第二种立场的人所要积极争取支持的对象。

纳吉谈话的目的是要人民,尤其是年轻人不要预设立场来评估政府的表现,而是纯粹跟随他的立场来评估。

纳吉认为,没有国阵就没有今天的马来西亚,而且不是所有国家像马来西亚一样,凡事从长计议,以迈向先进国目标。人民需要对此饮水思源,对政府更要感恩。因此,人民,尤其是年轻人要以此(全方位)角度来评估政府的表现,而不要去理会在野政党那些‘根据政治情操’来评论的谎话所欺骗。

喔,纳吉所谓的‘全方位’角度,原来是指国阵的角度(立场)。他不错过任何一个场合去推销国阵的政策,他在任何一个场合也不忘为大选拉票。而且,他在所有的场合中都会尽力去抹黑在野党及其领袖的形象。

他在向年轻人发表‘全方位评估政府表现’的议题上,谎腔走调,似是而非,而且误导人民,转移人民对国阵政府贪污滥权,浪费,蛮横,种族主义,金钱政治等劣政的焦点!

深一层去剖析,纳吉只要人民对他歌功颂德,感恩图报而已。而且,绝对不可听信在野党的甜言蜜语,走上街头示威。

年轻人,您的观点又如何?

08/07/2012

0 评论:

发表评论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