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有2名巫裔青年持刀硬闯首相署,结果酿成男死女伤惨案。据官方透露,他们是邪教分子,与政治无关!真的吗?两人只手持2把长刀,竟敢到首相署找纳吉‘算帐’,他们是邪教分子?是愤世青年?还是以血来控诉穷人的绝望?权贵的残暴?
当权者对此案显然重视,并且严密封锁有关涉案者的重点资讯。人们只能旁敲侧击去理解。无论如何,这不是一起邪教徒的闹剧,而是涉及‘温室中成长宠儿’外,大部分马来青年,他们目前的精神状况,以及他们的处境与诉求。
在国阵政府的统治下,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狂热与极端的回教原教旨主义国家。马来民族一出世便是伊斯兰教徒,永世不能改教。在如此严峻的教规之下,稍微乖离或不认同回教原教旨主义的言论或行为,国阵政府都将它视为受邪教影响。
42年来,在《新经济政策》护佑下成长的马来青少年,他们如同时代宠儿,幼儿时期可以享受免费的学前教育和宗教教育。小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被保送到政府寄宿学校受全免中学教育,同时,除了衣食住行全免,每月还有津贴零用钱。
中学毕业成绩优秀生,政府保送全免出国深造。回国后,政府会配给公职。那些不能出国深造,毕业后找不到职业者,政府会给予他们再培训,培训期间,政府会发放相当可观的生活津贴。
由此可见,这些时代宠儿,在如此优越的待遇情况下,还有什么事物令他们对政府感到不满,他们会否也拿起武士刀要向纳吉算帐?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所有社会运动工作者深思与探讨的社会课题。到底问题出在何处?如何解决?绝对不可轻率地将它打成是邪教课题,将它扫进地毯里。
据说,死者卡里尔阿芬迪自小的宗教意识不强,家庭环境也不理想,像其他许许多多不是‘时代宠儿’的青年人一样,而是靠双手来养活自己。
由于卡里尔是生长在一个普通家庭,了解到穷人生活的痛苦,同时对权贵们口口声声说如何协助马来人脱离贫困表示怀疑,同时,他对苏丹高高在上,军警人员不理治安,只頋贪污滥权的作为大感不满。
身为有正义感的年青人,他对体制与社会的不满是可以理解,是极为正常的。同时,年青人对现实的不满是无国借,不分种族,宗教及教育背景。
因此,这里便衍生一些很值得探讨的课题,这就是,马来西亚政府每年花费几百亿的教育拨款去栽培青少年,绩效如何?国阵政府的扶贫政策,绩效如何?强制性的宗教教育,绩效如何?马来人除了参加在野党以表示不满现实和追求理想之外,还有多少潜伏性的方法去达到目的?
卡里尔及其战友以视死如归的方式来表达对国阵政府的不满,以及对体制的不满,绝对不能将他们这种情操当着邪教分子课题来处理。否则,卡里尔用鲜血来控诉对现实不满的事件,还会继续上演。
卡里尔及其战友对国阵的扶贫政策及协助马来人脱离穷困不力表示不满,他们对权贵高高在上,警方暴力,社会充斥贪污与滥权,狂热宗教管制下的生活大受干预深感无奈。他们这些控诉,相信社会大众都表支持和同情,同时对他们选择这种不归路的做法也表示尊重。
无论如何,个人的力量是极为有限,在平常时期进行自杀式行动,它激不起一皱浪花。 如果是在非常时期,比如是在与当权集团面对面对峙时发生,便有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
年青人的激进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个人的盲动会予事无补,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推翻暴政,才能改变人民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
11/07/2012 |
0 评论:
发表评论